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18公务员考试题朴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8公务员考试题汇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2018公务员考试题朴树 ♂
朴素逻辑题是广大考生在行测逻辑判断复习备考过程中,能够经常遇到,同时又觉得十分头疼的题目。很多考生对于这类题目,不是解不出来,就是超时解出。那么到底有没有更巧妙的解题方法呢?下面华图教育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结合选项,巧解朴素逻辑题。例1 小王到商店买衬衫,售货员问她想要哪种颜色的,小王幽默地说:“我不像讨厌黄色那样讨厌红色,我不像讨厌白色那样讨厌蓝色,我不像喜欢粉色那样喜欢红色,我对蓝色不如对黄色那样喜欢”。小王最后会选择的颜色是( )A.黄色 B.蓝色 C.红色 D.粉色【答案】D。结合选项,A选项黄色,题干中说“不像讨厌黄色那样讨厌红色”,说明更讨厌黄色,排除;B选项蓝色,题干中说“我对蓝色不如对黄色那样喜欢”,说明更喜欢黄色,排除;C、D选项,题干中说“我不像喜欢粉色那样喜欢红色”,说明更喜欢粉色,故答案选D。补充完整解法:根据题干,按照喜欢程度进行比较,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粉色>红色,黄色>蓝色,即粉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所以最喜欢粉色。答案选D。例2 甲、乙、丙、丁是四个外表相同,重量不同的砝码,甲、乙的重量之和与丙、丁重量之和相等;甲、丁的重量之和大于乙、丙的重量之和;乙的重量大于甲、丙的重量之和。根据上述信息,4个砝码由轻到重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乙的重量大于甲、丙的重量之和”,由轻到重排列,乙一定要排在甲、丙之后,观察选项,只有C符合。答案选C。补充完整解法:①甲+乙=丙+丁;②甲+丁>乙+丙;③乙>甲+丙。由②-①得:丁>乙;②+①得:甲>丙;结合③得:丁>乙>甲>丙。答案选C。例3 有一天,甲、乙、丙、丁、戊五个外国商人坐在一起聊天。甲说:“我们五人中有一人在撒谎”;乙说:“我们五人众有两个人在撒谎”;丙说:“我们五人中有三个人在撒谎”;丁说:“我们五人中有四个人在撒谎”;戊说:“我们五人中全都在撒谎”。由此,可推出他们之中说真话的是( )A.甲和戊 B.丁 C.乙和丙 D.戊【答案】B。解析:五个人说的撒谎人数均不同,A、D两项含有戊,如果为真,推出五个人都说谎话,则没有人说真话,矛盾,故排除;C项乙和丙不可能同时说真话,排除。答案选B。结合选项信息和特点,朴素逻辑解题速度会更快。考生平时能通过加大练习量,熟练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真正做到在考场上秒杀朴素逻辑题。
2018公务员考试题汇总 ♂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分为《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并按照报考职位的不同,分为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两种类型试卷,各试卷满分都为100分,且二者采用闭卷方式来考查。二、国家公务员考试出题方式《行政能力测验》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均为单项选择题。从试卷总题量上看,省级(副省级)为135道,地市级为130道,省级(副省级)在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比地市级多5道题。《申论》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命题,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一般都为5道题。前4道题为问答式,其中包含一道或两道应用文写作题(如发言稿、简报、短评、倡议书等),最后一道题以大作文的形式呈现。三、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一)《行政能力测验》《行政能力测验》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部分。1.常识判断考查20道题,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概括啊归纳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时事热点。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时事热点也就是对考试当年的整体国情、社情有一定的了解,尤其要关注重大的热点事件,如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新出台的政策或法规、重大事件的发生等。其中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有5道题不相同。2.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有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排序,其中考查的重点是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语句排序题量较少,一般在2~3道左右。逻辑填空侧重于对词语的理解,有一词填空、两词填空和三词填空;片段阅读情况较为复杂,重视对文段材料的整体把握,重点考查类型有中心主旨概括类、意图推断类、细节理解类、下文推断类、语句衔接类等。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在此部分试题完全相同。3.数量关系部分,省级(副省级)试卷考查15道试题,地市级为10道,除了省级(副省级)多出的5道,其余10道两类试卷均相同。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但数字推理近几年都未考查,大家可重点复习数学运算部分,包括基础运算问题、计数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时间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等。4.推理判断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每类题型各10题。其中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的辨别、归类,对段落文字的理解以及对所呈现处的关系的比较、推理等。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在此部分试题完全相同。5.资料分析考查4篇资料分析,共20道试题。资料分析会考查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综合型四类,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在此部分一般会有1篇资料不相同,也就是有5道试题有所差异。(二)《申论》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的申论试卷均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二者所给的资料一般会有所差异,题目也不完全相同。申论考试一般会给出4~6篇左右的资料,通过设定问题,要求作答者在阅读完资料后,能站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省级(副省级)申论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地市级申论则偏重于测查贯彻执行能力。
2018公务员考试题江苏 ♂
很多同学在题干的阅读上还是存在着缺陷,总是局限于背过的一些公式,生搬硬套的思维往往会掉入一些命题人所设置的陷阱中,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问题:一、已知百分点,求上年速度的问题,注意材料及题干的时间,以防误选例题: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速加快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涨幅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问题1:我国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快个百分点 B.快个百分点 C.慢个百分点 D.慢个百分点【答案】B。解析:时间2006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是,多()-()=,即 个百分点, 可以用尾数法作差简单计算。问题2 :我国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与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比值是: 【答案】B。解析:÷()=÷>3︰1,直接选择B。二、隔一年求量的题目,选项中一般会有中间年份的答案作为误导选项例题:2003年上半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8759亿吨,同比增长,而去年同期是下降。 问题:2001年上半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多少亿吨? 【答案】C。解析:8759÷(1+)÷() >8382,注意其中B 选项就是2002 年上半年的数值,这种题目要注意选项特点,可以只计算2002 年然后进行判断。例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亿元,比2001年增长8%。与2001年相比,第一产业达14883亿元,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达到52982亿元,而去年的增幅为12%;第三产业增长率达到,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据统计,去年工业增加值45935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43202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11亿元,增长。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分别增长和。问题:2000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是( )亿元。 【答案】C。解析:2002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2398 亿元,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总值减去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4533 亿元,2001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4533÷ (1+)亿元,刚好是32184 亿元,2001 年增长率为,是一个很小的量,所以2000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非常接近2001 年值,并且稍微小一点,选择C。
2018公务员考试题朴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18公务员考试题汇总、2018公务员考试题朴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省级 考试 问题 公务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