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4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1(2024国考资格复审要哪些资料?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4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4国考资格复审要哪些资料?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2024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12、2024国考资格复审要哪些资料?13、2024国考银保监会申论备考…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4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4国考资格复审要哪些资料?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4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1

2、2024国考资格复审要哪些资料?1

3、2024国考银保监会申论备考提出对策题怎么做?1

4、2024国考青海省的考题难度大吗?1

2024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1

1.需要本人的身份证、学生证或者工作证复印件。

面试资料领取

2.需要考生的公共科目笔试准考证复印件。

3.需要考试报名登记表

4.需要各阶段的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所报考职位所需要的相关证书复印件等材料

5.根据所报考的职位要求提供基层工作经历相关证明。在事业单位工作过的考生还需要提供单位人事出具的相关证明,在其他单位工作过的需要提供劳动合同或社保缴纳证明复印件。

6. 除以上材料外,根据不同的考生身份,考生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一)应届毕业生需要学校盖章的报名推荐表复印件。

(二)社会在职人员需要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复印件以及离职证明复印件。

(三)留学人员需要提供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四)待业人员需要提供档案人才中心或所在街道出具的待业证明复印件,需注明相关信息

(五)”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人员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7.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不能提供审核资料的,需要书写情况证明,材料必须在现场资格复审时补交,同时需要相关部门出具的未能按时开具资料或盖章的证明。

原文链接:2018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

2024国考资格复审要哪些资料?1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需要提供材料

表格:报名登记表、报名推荐表等;

证件: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外语等级证或成绩单、职业资格证书等;

证明:同意报考证明、工作证明、学历学位证明、基层工作经历证明、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证明、离职证明、待业证明等;

照片:免冠彩照。

其他: “大学生村官”项目人员提供由县级及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证明复印件;“三支一扶”计划项目人员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复印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人员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复印件。

各部门资格复审材料要求不同,考生应以报考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

2024年六盘水市公务员考试报名需要那些资料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1、个人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身高、视力、履历情况、家庭社会关系情况等;
2、个人学习信息,如: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等级证、干部经历、学习成绩等;
3、准备好符合要求的电子照片;
4、准备好相关银行的网银支付,并确保有足够金额,缴纳报名费时需要。

考公务员考试有什么内容啊?

以下是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3、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
4、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请在考录专题网站,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分别查询。

2024国考银保监会申论备考提出对策题怎么做?1

提出对策题就是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提出对策是申论五大题型当中的基础题型之一,因为给定资料可能只有要点提示,可能需要由考生自行根据生活经验编写措施、采分点,所以从难度上来说,处于中等难度。而对于提出对策题来说,部分考生困难之处在于,缺乏生活常识和经验积累,导致部分疑难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

希望能帮到你。

考公务员来大树,我们能考就能教你考大树教育

  这种题除了直接出题考察之外,也会在分析题、公文题中体现。

  一、找准题干信息是关键

  提出对策题的题干中常常会出现结合……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出相关建议,供领导参考等,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对策一定是从材料中的问题中推导出来的。所以对题干中的几个要求理解到位显得尤为重要。

  1、针对性。

  它主要是指针对关键问题、关键原因提出对策。如材料中出现某地景点黄金周拥堵,这只是提出了问题,若没告诉原因,对策则要多方面去考虑解决,若有原因是预约制度没执行到位,所提出的对策则是落实预约制度,它可以从宣传、可以从其他机制中进行强制预约等。所以也就是告诉我们提对策一定要围绕问题词、原因词展开,将其转化为对策表述。

  2、操作性。

  对策如何有操作性一直是考生比较困惑的点,或者不知道怎么提对策才是从操作层面来进行的。在这里告诉广大考生,对策的操作性要从主体+客体+方式/手段+内容+目的几个层面提出会比较有内容,阅卷人看起来才会知道是否可行。需要注意的是,对策中的方式、内容必须要体现且根据字数适当细化,它是主要的得分点。而目的不是必要的,为了使对策比较完整,可以提现,也可以不体现,根据字数而定。

  二、注重问题的分层合并

  提出对策的关键在找准问题,但考生常常因为对策比较零碎、重复而失分很多,这关键在于对材料中问题、原因归类不准确,一个小问题,一个小对策,从而导致同一层面的对策重复出现,或者同一主体的对策比较分散,占用字数。所以,在材料中找出问题后,需要对问题进行进行合理的合并,把相同层次、相同主体的问题合并在一起,再从问题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即可。

  三、侧重自创对策的积累

  很多情况下,我们从材料中不能找出完整的对策内容,在只有问题的情况下,对策需要自己发挥,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做题、看新闻时学会积累同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并进行归纳整合,比如人才缺乏,对策就需要引进人才,具体如何引进人才,可从高校、社会、推荐等方面考虑人才的来源。这些方法就来自于平时的积累,才能不断的充实、丰富我们的答题内容。

  总之,提出对策的考察难点不在对策本身,在于考生的思维方式,在于考生从政府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解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考生不断从学习中体会,方能不断。

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经典牛吃草问题如何轻松搞定?

感谢邀请,梧州中公教育为您解答!

牛吃草问题虽然现在出现的频率没有那么高了,但是在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还是偶有出现,因此大家仍然不可以忽略这种题型。牛吃草问题本身难度就很大,近期考查中又出现了多种变形,因此需要考生更加细致地去掌握这些知识。

一、典型牛吃草问题的条件是假设草的生长速度固定不变,不同头数的牛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的天数各不相同,求若干头牛吃这片草地可以吃多少天。由于吃的天数不同,草又是天天在生长的,所以草的总量随牛吃的天数不断地变化。

牛吃草问题存在两个不变量:草地最初的总草量和每天生长出来的草量。

二、技巧方法

(一)推导法

推导法的步骤:

①假设1头牛1天吃的草量为1,根据不同头数的牛所吃草的天数不同,计算出草地每天长草的量;

②计算草地原有的草量;

③计算所求的牛吃草的天数。

(二)公式法

三、例题精讲

例题1:有一个牧场,每天都生长相同数量的草,若放50头牛,则9天吃完牧场的草;若放40头牛,则12天吃完。问若放30头牛,则多少天吃完?

A.15 B.18 C.20 D.24

解析: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为1,则每天长的草量为(40×12-50×9)÷(12-9)=10,最初的草量为(50-10)×9=360。若放30头牛,则360÷(30-10)=18天吃完。

例题2:牧场有一片青草,每天生长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场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8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A.7 B.8 C.12 D.15

解析:题干中存在两种动物,计算时很不方便,根据“一头牛一天吃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将所有动物转化为牛,从而将原问题转化为标准问题:“牧场有一片青草,每天生成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场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20头牛吃12天,那么25头牛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天的长草量为(16×20-20×12)÷(20-12)=10,原有的草量为(16-10)×20=120,故可供25头牛吃120÷(25-10)=8天。

例题3:有一片牧场,24头牛6天可以将草吃完,21头牛8天可以将草吃完,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以放牧多少头牛?

A.8 B.10 C.12 D.14

解析: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那么牛最多只能吃完每天所长的草量。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为1,则每天新长的草量为(21×8-24×6)÷(8-6)=12,可最多供12头牛吃1天,因此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放牧12头牛。

例题4:一个水库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全市12万人20年的用水量。在该市新迁入3万人之后,该水库只够维持15年的用水量。市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能将水库的使用寿命提高到30年。那么,该市市民平均需要节约多少比例的水才能实现政府制定的目标?

一、牛吃草模型的概念

原有一片草场,有草M份,草的生长速度为x;此时来了N头牛,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则可能存在时间t,牛吃完所有的草。

二、牛吃草模型的解题思路

说有一片草场,总共有草量M,有N头牛来吃,且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生长,这些牛一共花了t天把草吃完了。

现在我让你们给这个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怎么建立?

我们一起来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简单的画出来这个图形:

当然这是个二维图形,你看不出来有什么规律,现在我们把这个模型转化为一维图形,再来看看:

我们把草量化为AB段,即AB段等于M,草在匀速地生长,在一维中就是使AB段变长,我们假设草在B点开始生长,长到C点后牛把草吃完了,牛把草怎么吃才能算吃完呢?就是牛先从A点开始吃先把AB段吃完后再吃BC段,过程如图所示,那么大家看这个模型是不是特别眼熟,这个模型不就是追及问题的模型么。

所以到这里就清楚了,牛吃草问题可以转化为我们行程问题里面的追及问题来描述,即牛和草以一定的速度同向跑,终于过了t时间,牛把草追上了,模型就是上面那个模型,但大家一定要理解AB,BC代表着什么实际意义。

同理我们来推导牛吃草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的公式。我们知道追及问题的公式是,那么AB段对应的是草量M,甲对应的是牛,乙对应的是草,所以这个公式就可以变成 ,其中,我们可以设草每天的生长速度是x份/天,每头牛每天吃草的速度是1份/天,那么上个公式可以转化为:,这个公式就是牛吃草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的公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用牛的头数把牛的速度替换掉了。

三、牛吃草问题转化为相遇模型

1.模型: 牛 C 草

假如我现在说草不生长了,反而在匀速地枯萎,那么类似于我们上面讲到的追及模型,草边消失,牛边吃,那么在C点的时候牛把草吃完了,这不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相遇模型么,即换种说法就是草和牛在两地相向而行,在C点相遇了,相遇了就是代表着牛把草吃完了。

2.公式:,公式的推跟追及问题一模一样,这里就不再赘述。

牛吃草的应用

【例题1】有一片草场,草以均匀的速度生长,15只羊可以在20周内吃光,18只羊可以在15周内吃光,问如果有24只羊一起吃,则需要几周吃光?

A.10周 B.11周 C.12周 D.13周

【答案】A。

【中公解析】设一只羊一周吃草量为1,牧草一周的生长量为x,草场可供24只羊吃t周。根据题意可得(15-x)×20=(18-x)×15=(24-x)×t,由第一个等式解得x=6,代入x解得t=10周,故正确选项为A。

【例题2】蓄水池每分钟流入的水量都相同,如打开5个水龙头,2.5小时把水放尽;如打开8个水龙头,1.5小时把水放尽。现打开13个水龙头,几个小时可以把水放尽?

A.0.7 B.0.8 C.0.9 D.1.0

【答案】C。

【中公解析】设1个水龙头1小时的进水量为1,蓄水池每小时流入的水量为x,则根据牛吃草公式2.5×(5-x)=1.5×(8-x)=t×(13-x),解得x=0.5,t=0.9小时,故正确选项为C。

【例题3】 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6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果8人淘水,2小时淘完。如果要求水永远淘不完,则要最多安排多少人淘水?

A.2人 B.4人 C.5人 D.6人

【答案】A。

【中公解析】牛吃草问题。设每个人的淘水效率为1,水匀速进入船内的速率为k,则有3(6-k)=2(8-k),解得k=2,要求水永远淘不完,则要最多安排2人淘水,故正确选项为A。

2024国考青海省的考题难度大吗?1

一.从招录人数分析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青海招录363个职位,576人,但是2024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共招录1166人;从这方面大家不难看出省考招录人数多那相对竞争压力就会小点,这也是省考所占的优势。

二.从考试时间分析近些年国考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行测两个小时,申论三个小时;而青海省公务员考试,参加联考(多个省份同时进行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时间两个小时,申论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从考试时间来看,两种类型的考试基本相差不多。

三.从考试的题量分析国考行测考查题目130(地市即考试)或135题(副省级考试),青海省考参加联考以来行测考查题目基本稳定是130题,两种考试相差也不是很大。

四.从考试的考点分析国考行测和青海省考行测基本都考查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大部分,每部分考查的题目基本类似,但略有不同。由于青海省考是参加联考的考点和国考知识的考点相似度很高,但是不论是行测还是申论,青海省考的题目的难度系统比国考要小。从这一点可以对比出,一样的考点、一样的答题时间、难度系数下降,考生朋友们可以尽量的做的更好,也就更多的避免了再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经常出现的做不完题目的尴尬。

五.从考试的竞争压力分析由于国考没有户口限制,青海省岗位相对较少,且很多岗位对于专业和工作经验的限制会比较少,所以国考相对来说竞争压力会比较大。往年青海仅仅是要求县级及以下考录职位笔试不设开考比例,今年青海对开考比例有了调整,对于省、市州两级机关招录职位专业要求不按专业大类设定的职位,开考比例要大于1:3,这就意味着,省、市州两级机关招录职位专业要求按专业大类设定的职位,也是不设开考比例的,这就增加了考生进入的机会。综上所述,青海公务员考试相较于公开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相信考生朋友们认真复习,一定能够成功上岸!


2024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4国考资格复审要哪些资料?12024国考资格复审国税需要什么材料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问题   需要   考试   对策   材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7930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