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公务员文字考试试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文字考试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2、公务员文字考试题
公务员文字考试试题 ♂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量为135道,与2023年保持一致。但常识部分减少5道,只有20道,言语理解40道,数量关系15道,资料分析20道,减少的五道题增加到判断推理部分的类比推理题型,类比推理题型一共10道,整个判断推理部分一共40道。题本一共41页,比2023年增加一页。
2024年国考从题型上看,只考查数学运算,其中,计算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几何问题,函数图形,日期问题,年龄问题这些常考的题型均出现,利润问题在2024年考试中重新出现。涉及到的解题方法有方程法,比例法,特值法,整除特性,十字交叉。在2024年的考查中平面几何考查1道,立体几何考查两道,设计三棱锥和正方体。2024年考查了2道,均为古典概率问题。在近4年中概率问题分别为2道,1道依次出现。
2024年国考题型分布为,计算问题3道,利润问题3道(由1道增加为3道,占比有所增加),行程问题1道,工程问题1道,排列组合1道,概率问题1道,平面几何1道,近四年都有出现,2024年首次出现极值问题2道(2024年第69题&73题)。
扩展资料:
国考与省考行测题的区别: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比绝大多数省考行测题量要大,国考行测科目题量一般在135道(省级以上类别)或130道(地市级类别),而大多数省份省考行测科目题量在120道左右,因此国考行测的大题量对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而且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查的题目也比省考更难,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要求比省考更高。
行测方面,大部分省考和国考题型一样,个别省份会有所差别,考生需要对所考题型有个全面的了解。在题量上,国考和省考差别较大,国考行测科目题量一般在135道(省级以上类别)或130道(地市级类别),而大多数省份省考行测科目题量在120道左右,因此国考行测的大题量对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而且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查的题目也比省考更难,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要求比省考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测分值
公务员文字考试题 ♂
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题格式:
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或机关用章)、发文时间、抄送单位、文件版头、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阅读范围等项。公文类型多样,格式各异,但是申论考试通常不以考察公文形式为重点。
公文是社会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书面文件。在申论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即根据给定资料为考生设置一定的公职角色、社会身份或情境进行作答,这种题型被称为“公文写作”,常见的有报告、公开信、演讲稿等等通用公文。
除了这些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公文以外,申论中也出现了一些如纲要、提纲、规划等非严格意义上的类公文写作题型。严格的公文写作既要考生注重内容也需要照顾格式,非严格意义公文类写作题型则是以公文或类公文方式出现的常规题目的变种,其更加注重答题内容。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要求:
1、要不要写“答”
没必要,因为所有的申论题目都不是问答题,所以不必需写答字。
2、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需要独立占格
这是标点符号最基本的格式,很多同学习惯于将标点符号点在字的右下角,平时不是很显眼。但是,国考是有格子的,而标点符号的格式在评分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 所以必须习惯于将标点符号也当成文字的一个独立部分。
单独占格的标点符号一般有以下几种: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句号、顿号等。需要占双格的标点 符号一般有如下几种:破折号、省略号、引号、书名号、括号等。对于双格标点符号,一定要注意即使是多个格子也依然要将其写成一个整体。但如果遇到以下几种 特殊情况,则需要做特殊处理。
(二)标点符号的特殊格式
①除了《 “--这三种情况,其他的标点符号(包括 》 ”)一律不能顶格写,如果在末格写完文字需要除以上三种情况之外的标点符号,就在字的右下角标出;破折号和省略号需要占双格,但如果出现在最后一个,就只需要占一格即可,不能将其分成两个部分。
②《 " 这两种情况不能在末格出现,如果出现在末格,或者与文字挤在一格,或者移到下一行出现。
3、数字格式
对于一个两位及以上的独立数字来说,两位数字占一个格子,例如2015,就是"20"一格,“15”一格;奇数位数的数字,同样适用,最后空一个字符即可, 如20000,最后一个出现一个“0”,后面空着,以此类推。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此数字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那就必须保持其形式上的完整性,靠近写出。
4、标题格式
标题只要大致写在中间就可以了,不是像有考生问的,标题书写的时候究竟是前面空几个,后面空几格。
如果有副标题,在正标题下面空两格(正标题文字的两格)写 破折号,起写副标题,但是要将正副标题作为一个整体写在中间。
一般不提倡大家使用太长的标题,但如果标题过长,分两行书写,一般格式是上一行长一些,下一 行短一些,两两居中对齐。对称式的标题或者中间空一格写成一行或分两行书写。
公务员文学作品考试 ♂
【导语】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常识类题目作为行测考试中的常客,在试卷上设置基本是放在试卷的第一部分,在常识学习中,会有成语的考察,有些成语看起来知道但是实际使用起来却不是你看到的意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考点记忆,特别给大家进行了整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21公务员行测常识文学考点:夏商文化,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二里头文化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专家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宫殿建筑基址。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2、殷墟
商朝时期我国古代奴隶制经济和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朝前期,因水患和政治动乱而屡次迁移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商朝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叫殷朝。殷都城因年久失修而废圮,称为殷墟。
3、甲骨文
甲骨文具有如下特点:
(1)写在龟甲或兽骨上;(2)清末发现于河南殷墟;(3)记载占卜结果;(4)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 (5)说明商朝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已有相当高的文明,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资料;(6)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4、青铜器
商朝的手工业很发达,最重要的是青铜器制造业。具体表现如下:
(1)在手工业作坊里,人们把铜、锡、铅放在一起冶炼青铜。熔炉的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左右。
(2)商朝青铜器形式多样,有器皿、武器、工具等。
(3)后母戊大方鼎重千克,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4)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精品之作。
以上就是2021公务员行测常识文学考点:夏商文化相关内容,在行测考试中,想要拿到常识题的分数,不仅要在日常之中多积累,更需要多背书,多学习,历史更是不能忽视的要点,这些知识经常在常识题之中出现,所以积累常识,从现在做起,加油!
公务员文字考试试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文字考试题、公务员文字考试试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考试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