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调研报告 ♂
政审材料的内容:
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主要经历、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
这一部分材料可以根据本人的档案或组织上掌握的情况来写。
2.政审情况重点写清楚其关键时期的表现。
所谓关键时期,指对全国全党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等,对这些方面问题的审查,事实要清除,证据要充分,结论要准确。政审中提出的问题,包括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情节,要说明是本人交待的还是被组织查出的或别人检举的,组织上是否做过结论或进行过处理。
3.本人要求加入公务员和组织上培养教育的过程
这一部分主要写其什么时候进行公务员考试,如何进行准备考试,采取了哪些培养教育措施,思想觉悟有哪些提高,对党的基本知识了解、掌握的情况以及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动机是否端正等。
4.现实表现情况
这一部分,主要是写本人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的表现状况。
5.结论意见对审查结果综合分析后,认定其是否具备公务员条件。
扩展资料:
例文:
*某,男或女, **年*月出生,汉族,出生于***,籍贯****,**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年*月毕业于**大学**专业,获**学士学位。拟考**职位。
主要简历:
- 在某中学读书;
- 在某大学读书。
主要表现
有比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该同志在大学学习期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关心政治,积极争取上进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该同志时刻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自己的侵蚀。坚持自身的政治修养及锻炼,自觉维护自身的形象。
有较强的法律理论水平和学习能力。该同志大学期间勤于学习,成绩优秀。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CET-4级、CET-6级、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等。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
有较好的组织纪律性。该同学在校期间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校纪校规,无任何违纪违法行为,未受学校任何的纪律处分。
不足之处:实践能力不足。
参考资料: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公务员政审需要准备这些资料
公务员录用考试违规处理 ♂
1、公务员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公务员考试违纪将面临行政责任处罚;2、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还会面临刑事处罚。一:报考者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务员考试机构或者招录机关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的处理,并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一) 抄袭、协助抄袭的;(二) 持假证件参加考试的; 三) 使用禁止自带的通讯设备或者具有计算、存储功能电子设备的;(四) 其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二;在考试或阅卷过程中认定报考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务员考试机构或者招录机关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的处理,并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一)经查实认定为串通作弊或者有组织作弊的;(二)由他人替考或者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的;(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违纪违规行为。第九条 报考者在考察过程中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或有其他妨碍考察工作正常进行行为的,由招录机关给予其不予录用的处理;情节严重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三、公职人员被行政拘留会通报单位吗要,公职人员行政拘留后由单位自行处理,一般情况下是警告、记过、以及开除。会有案底但是不会被开除公职。行政拘留不是刑事犯罪的刑罚,一般不会开除公职,除非情节严重。若是公职单位认为影响较大,不适合再担任职位的话,此单位则可能会申报开除。若是单位以影响不大,可以给予改正的机会,则会记得警告或者是记过等。 (一)散布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的;(三)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四)接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境外邀请、奖励,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五)违反国家族宗教法规和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六)非法出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七)携带含有依法禁止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进入国(境)内的;(八)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有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行为,但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三、公务员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会有什么后果治安处罚会影响政审。公务员政审需要本人、配偶和直系父母、子女的无违法犯罪证明。如果受到治安处罚了,公安机关查到后,是不会出具无违法犯罪证明,会影响到政审,通不过政审是不予录用的。法律依据:《公务员录用规定》第十九条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三)被开除公职的;(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公务员录用考试选修课 ♂
市政学(Municipal Manegment)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课程内容:市政学亦称市政管理学,是关于城市治理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城市政府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绪论、市政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与城市事务、市民与市民参政、城市规划建设、公共设施、以及城市政治、经济、司法、治安、文化、教育、福利、环境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内容。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城市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基本能力。参考书目:张永桃主编,《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社会学概论(Sociolog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社会的形成,社会制度,社会文化,文化传播,社会化以及社会的群体、组织、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最后还包括社会问题和社会保障。先修课程:社会热点分析、社区管理研讨参考书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4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抽样问卷调查、典型调查、普遍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调查报告的写作等内容。参考书目: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4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Politics & Relations)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意义。着重探讨当代国际政治体系的结构、功能、动力、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对以国家用为主体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行为及其动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状态及其调控进行深入讨论。参考书目:1、K. 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7th,ed, Englewood Cliffs, .: Prentice -Hall, 、Howard H. Lentne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Minneapolis/St. Panl: West Publishing, 、John T. Rourke,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a world stage, 3rd ed, Guilford,CT: Dashkin/Mcgraw-Hill, 行政职业能力训练(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raining)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采取笔试与口试结合的办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配合其他考试和测评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补充,行政职业能力具有否决权。本课程在于通过考察胜任于国家机关行政工作需要的素质要求——适应公务员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其内容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推理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资料分析能力、数量关系处理能力等几大部分。通过对测试内容与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从心理和能力两方面为毕业生做好准备,帮助学生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胜出,以培养学生对于行政职业取向的敏感性和必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参考书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国人事出版社。4中国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中国自商代、西周至鸦片战争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和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具体内容包括经济政治背景、政治思想的分期、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领域争论的主要问题等。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学参考书目: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4组织行为学(Study of Actions in Orgnizations)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组织系统中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它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个体心理与行为,包括个性、知觉、需要与激励理论、态度等内容;群体心理与行为,包括群体心理的一般理论、群体决策、群体沟通与冲突、人际关系、团队等内容;组织心理与行为,包括领导心理、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工作应激等内容。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参考教材:卢盛忠,《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人力资源开发管理(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的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的管理过程。本课程将介绍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员工培训与发展、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应用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环节。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参考教材:余凯成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行政法学(Administrative Law)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政府与人民(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并且阐述一个合法有效的政府行为的标准。主要包括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行政主体、各种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法学基础理论参考书目: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4行政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课程内容: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管理行为为研究对象,融综合性、动态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本课程分四大部分讲述:一、行政的历史与发展;二、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设计;三、行政的运作过程;四、行政的行为选择。本课程一方面介绍行政学产生一百多年来的重要思想、事件、人物、争论等专业常识,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当代行政管理的改革实践,讲解基本概念与原理。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导论参考书目: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公共政策分析(Pubilc Policy Analysi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课程内容:公共政策分析主要研究政府及公共组织如何遵循客观规律,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价值取向,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分三大部分讲授:第一部分讲述公共政策的定义、特性、类别及功能,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特点及发展趋势,公共政策与政府、环境、公共利益的关系。第二部分讲述一般的政策过程。第三部分讲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看重介绍一些基本的分析模型。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参考书目: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政府经济学(Governmental Economic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分析政府在社会中应该干什么和如何干等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政府职能的确定与选择、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政府与制度变迁、政府与公共物品、政府与微观管制、政府与宏观调控、政府与社会保障等。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参考书目:杜莉等,《政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4西方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in Western Countries)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年代、人物、思想流派为线索,介绍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及其发展演变。在时间上,着重讲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西方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主要分析柏垃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休谟、托克维尔、密尔、边沁、汉密尔顿等人的政治学说。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参考书目: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4政府公共关系(Governmental Public Relations)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加深相互了解,理解和信任,提高政府的威信,改善政府的形象,提高国家在国内、国外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作为一门课,它主要介绍公共关系内涵,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功能、主体、客体,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和传播沟通媒介,如果时间许可,可以多做些安全分析、公共关系策划等,还可以讲一下政府公共关系实务及政府公共关系礼仪等。这对培养未来行政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较重要。先修课程:公共关系参考书目: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肖荣,《公共关系学》,云南教育出版社。4国家公务员制度(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首先从制度孕育、创立、成长、完善的历史纵深视角,探究了公务员制度的社会起源、创立与发展;其次力图在纷呈杂琐的现象背后,找出某些普遍性的原理,即分析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理论;公务员制度的共同条件,主要运行机制与公务员制度的科学价值;再次立足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分析中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客观条件、战略思路及体制构造。本课程主要有五个专题:一、公务员制度的社会起源,全面创立与发展;二、发展中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经济教训;三、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理论;四、中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客观条件及战略思路;五、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体制构造。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参考书目:黄卫平、谭功荣主编,《比较公务员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4比较行政学(Comparetive Administration)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比较行政学(Comparative Administration Study)是现代行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即运用生态学(ecology)、类型学(又称形态学typology)等科学方法比较研究各国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国内外行政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行政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参考书目:自编。4电子政府研讨 (Study On E-Government)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电子政府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政府管理的前沿意识,提高学生的现代行政管理专业技能。该课程主要讲授电子化政府和网上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教学方式有多媒体演示、课堂研讨和实地观摩等。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参考书目:自编。4行政公文写作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Writing)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课程内容:行政公文写作以政府及公共组织文件生成、运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公文处理速度、质量与机关办事效率、工作质量的关系;是一门融行政管理学、写作学等为一体的实践性和实用都很强的学科。主要内容有:公文含义、分类、特点、作用、文件格式、行文制度以及机关单位各体公文的写法等。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参考书目:邹育根编著,《行政公文学教程》,云南教育出版社; 曾昭乐编著,《现代公文写作》,中山大学出版社。4领导学(On Leadership)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领导学是一门以领导活动规律和特点为主要研究对象、融政治学、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内容有:领导本质、领导体制、领导素质、领导职能、领导环境、领导过程、领导方法和艺术。先修课程:政治学导论、管理学原理参考书目:王乐夫主编,《现代领导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秘书学 (On Secretarial work)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秘书学是研究秘书活动和秘书工作规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内容有;秘书活动主体、组织、内容、关系、方法等五大部分。先修课程:管理学、领导学、行政公文写作参考书目;邹育根编,《秘书工作规范手册》,暨南大学出版社;诸孝正、罗烈杰、王世国编,《秘书学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4政治学与行政学原著选读(Selected Classic Works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对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经典原著进行解读,了解政治学、行政学思想的演变,追踪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前沿,探讨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轨迹。先修课程:中外政治思想史、行政学说史4政府伦理(Ethics in Government)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行政责任和义务、行政组织如何负责等。先修课程:伦理学、行政管理学参考书目:特里?库珀,《行政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行政文化研究(Study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课程内容:行政文化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并对客观政治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与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行政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意义,并对中西古今行政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具体内容包括: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比较、民本文化与民主文化的比较、礼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比较,等等。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学参考书目: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国际事务管理(International Affairs Management)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本课程从国际事务和管理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国际问题。主要包括对国际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行为主体、功能分类(包括政治、经济、安全、文化、体育、卫生等)及其模式等的分析,同时对国际事务中的领导权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先修课程: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管理学原理参考书目:自编。
公务员录用考试选岗 ♂
从“硬性要求”开始筛选
很多考生在选岗的时候,都习惯先筛选自己的专业,但是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合理。因为有些岗位不限专业,有些岗位要求是专业大类,而简单的以自己所学的具体专业进行筛选并不能把合适的岗位全部都挑选出来。因此考生在进行职位筛选的时候,建议先从一些“硬性要求”进行筛选,如学历、学位等,其次再筛选合适的专业,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02
利用个人优势限制
限制的增加也意味着符合条件的人数会相应减少,拥有研究生学历、党员身份、基层工作、应届毕业生等宝贵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利用这些限制性优势为自己选择可报名人数更少的岗位,来减少竞争。另外,考虑可报考自己户籍或生源地的岗位,充分利用自己的户籍优势,毕竟对于许多用人单位而言,“老乡”要更加友好和亲切。
03
关注录用计划,避开“一人”岗位
各位考生在选岗的过程中也要关注招录比。很多同学在选岗的过程中,只知道算比例,而忽视了录用计划的数量。同样是100:1的招录比,但是两个人的岗位总会比一个人的岗位要好考。毕竟,在200个人里面考前六名要比在100个人里面考前三名简单。所以尽可能避免只招一个的岗位。
04
避开热门竞争地区
同一个省内,个别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比其他地区会没有那么高,所以竞争压力也会相对较小。考生在报考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避开“兵家必争之地”,选择一些发展条件相对较好但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地区。
05
是否组织专业考试
对于个别岗位而言,可能会在“行测”“申论”等科目之外增加相应的专业课考试,尽量避开这些有单独的专业课考试的岗位,毕竟同时学好两门功课要比同时学会三门功课来的容易。
06
看“备注”是关键
在选岗的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备注”。“备注”包含着各个用人单位的“用人取向”。在“备注”中,往往会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证书要求、四六级要求、服务期要求、加班等特殊情况。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自身条件更加与之匹配的岗位。比如服务期等方面的要求,对一些本地考生而言是一个利好,毕竟本地考生服务的期限才会更长更稳定。再如,对于加班等特殊情况的描述,则可能包含了这些岗位对考生性别的倾向。
标签:课程 行政 公务员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