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1(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从哪下手解题更快?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从哪下手解题更快?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从哪下手解题更快?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1

2、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从哪下手解题更快?1

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来源于生活的事件排序1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1

  真假话题型对于很多小伙伴并不陌生,该题型常见于必然性推理的知识考查中。这类题目的题干信息本身就千丝万缕,再加上真假话的干扰,无异于在考场上给考生念紧箍咒。如果能结合题目信息进行合理假设,则可以帮助大家高效解题。

  今天就跟各位小伙伴分享一下朴素逻辑中真假话题型解题小妙招——假设法:

  (一)方法简介

  假设法,顾名思义,就是针对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假设,然后,将该假设作为补充条件,结合题干已有信息进行推理,由此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如果得出的结论与题干要求或者与假设出现冲突,则假设不成立;反之,假设成立。

  (二)适用题目

  假设法适用于题干给出的信息真假性不确定,但又找不到矛盾命题的题目。

  (三)使用技巧

  虽然题目中不确定的信息都可以进行假设,但在考试中选对突破口非常重要,否则会特别费时间。假设法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假设。一是选项角度。二是题干角度。如果选项设置简单(信息单一、确定、全面等),建议从选项入手(即代入排除法)。反之,建议从题干出发,选取题干中关联性较强的信息入手,因为信息关联性越强,越能从假设中得到更多的结论,帮助推理;此外也可以选取题干中一些比较特殊的信息(只有一个、唯有一个等)入手,这样更容易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

  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说明:

  【例1】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说:兰比竹小。兰说:我比梅小。竹说:兰不是三姐。菊说:我是大姐。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道: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依次为:

  A.梅兰竹菊

  B.梅兰菊竹

  C.兰菊梅竹

  D.菊兰梅竹

  【解析】B。题干中梅兰竹菊一共有四句话,如果我们按次序从梅的话开始假设,会发现整体题目变复杂。观察题干,在四个女儿的话中,菊的话我是大姐。是一句较为确定的信息,并且和张老汉的话大女儿直接重复,因此,可以先由菊的话进行假设。假设菊是真话,那么与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矛盾,则菊只能说假话,菊肯定不是大姐,只能是三女儿。对比选项,可排除A、C、D三项,直接选择答案B。

  故本题答案选B。

  【例2】三人在一起猜测晚会节目的顺序。甲说 一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乙说 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四个出场。丙说 四班第二个出场,一班第三个出场。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节目的正确出场顺序是:

  A.四班第一,三班第二,一班第三,二班第四

  B.二班第一,一班第二,三班第三,四班第四

  C.三班第一,四班第二,二班第三,一班第四

  D.一班第一,二班第二,四班第三,三班第四

  【解析】C。已知: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假设某一选项为真后,如果能满足甲乙丙的猜测都只对一半,则为正确答案,反之不是正确答案。假设A项为真,则甲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假设B项为真,则甲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假设C项为真,则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符合已知条件,保留;假设D项为真,则乙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假设法虽然是比较常规和通用的解题方法,但还是需要找准突破口,才能事半功倍。而想要快速找准突破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练习,建议大家通过题目不断巩固方法,让假设法在考场上帮你看透真假话!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从哪下手解题更快?1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必然性推理是必考的一个部分,而这其中有一个另类的题型,它就是朴素逻辑。之所以说朴素逻辑另类,是因为它不像直言命题、假言命题一样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可以根据命题的矛盾关系、推出关系解题。朴素逻辑题目没有这样的规律,题干信息也更复杂、凌乱。同学们在初次接触朴素逻辑时,迎面而来的第一个问题经常是:我该从哪下手?那么今天就和同学们分享朴素逻辑的突破口。

  所谓突破口,顾名思义,指的是解决一道题目时思考的起点,从这个点出发突破这道题。在突破口当中,关联性信息是常用的一类,它指的是那些出现次数相对多的信息。因为出现次数多,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把不同的条件关联起来,通过推理一步步解题。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题目来尝试理解理解。

  【例】在地图上,有一字相逢地排列着的5个小国,已知:

  (1)A国既不临着B国,也不临着C国;

  (2)D国既不临着E国,也不临着C国;

  (3)E国既不临着B国,也不临着C国;

  (4)A国没有内流河;

  (5)有内流河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小国。

  由此可见,排在第二的小国是:

  A.B国

  B.C国

  C.D国

  D.A国

  【解析】D。题干中共有五个条件,后两条表述内流河的情况,从中可以推知,因为A国没有内流河,所A国不在第一和第四。在前三个条件中,C国这一信息出现次数较多,关联性较强,可以从C国思考。我们发现C和A、D、E均不相邻,因此C仅与B相邻。而B国从条件(1)(3)可知,与A、E不相邻,因此B只能再和D相邻。而D国从条件(2)可知,不和E相邻,因此只能再和A相邻。这样共有两种排列:C、B、D、A、E或E、A、D、B、C,结合A不在第一或第四,因此正确排列为第二种,排第二的小国为A。

  除了关联性这类突破口外,还有一类常用的突破口叫作确定性信息,指的是题干中的肯定表述,比如甲是律师张三来自北京,或者是题干中的最值表述,比如乙的年龄最大甲最高。因为表述肯定,这类条件的可能性相对更少,更容易推理,我们也通过一道例题来试一试。

  【例】某宿舍有A、B、C三人,一个出生在湖南,一个出生在湖北,一个出生在天津,他们所学的专业,一个是金融,一个是管理,一个是外语。已知:

  (1)B不是学外语的

  (2)B不出生在天津

  (3)C不出生在湖南

  (4)学习金融的不出生在湖北

  (5)学习外语的出生在湖南

  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A所学的专业是:

  A.金融

  B.管理

  C.外语

  D.推不出

  【解析】C。题干一共五句条件,其中前四个条件均为否定表述,第五个条件为肯定表述,确定性较强,可以尝试从第五句入手。条件(5)包含外语和湖南两个信息,结合同样包含外语或湖南的条件(1)(3)可知,B不是出生在湖南,C也不是出生在湖南,因此在湖南出生的只能为A,那么A的专业即为外语。

  以上就是这次和同学们分享的朴素逻辑题目的两类突破口,关联性和确定性。希望大家可以灵活运用,多加练习,在面对朴素逻辑时能够更快突破。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来源于生活的事件排序1

  在部分地区事业单位职测科目考试的过程中会出现事件排序这样的一类题型,事件排序就是将给定的几项事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的一类题目,有点类似于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排序题,但是难度相较之要低一些,事件排序题涉及到的题目内容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对于这类型题目我们常规情况下会用直接排序法、排除法排序、首尾排序法来解题。

  1、直接排序法

  直接排序法是指直接看题目而不看选项,直接把题目中的几项事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比如:时间顺序、环节顺序等排列起来,对应选项即可。

  【例1】(1)伦敦奥运会(2)雅典奥运会(3)亚特兰大奥运会(4)北京奥运会

  (5)悉尼奥运会

  A:1—4—2—3—5

  B:4—3—2—1—5

  C:3—1—2—5—4

  D:3—5—2—4—1

  【解析】答案:D。根据奥运会的举办时间排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

  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3年伦敦奥运会,故按照时间顺序排序为3-5-2-4-1。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2、排除法排序

  这种方法适用于题目整体的逻辑顺序不是很明显,但是个别的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可以通过确定其中几个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排除有错误的选项,进而确定正确答案。

  【例2】(1)赶赴灾区(2)道路中断(3)交通恢复(4)发生地震(5)昼夜奋战

  A.1-5-2-4-3

  B.2-1-5-3-4

  C.4-2-1-5-3

  D.1-3-2-4-5

  【解析】答案:C。发生地震和赶赴灾区应当是发生地震在先,赶赴灾区在后,所以应当是4-1的顺序,排除A、B、D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3、首尾排序法

  首尾排序法适用的题目往往是事件的起因和结果是非常确定的,而选项中每个选项的首尾事件都是不一样的,就可以通过确定首尾事件来选出答案,但是对于这类型题目,教育建议大家在选出答案之后进一步代入进行验证。

  【例3】(1)试运行(2)全线铺通(3)加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4)正式运营(5)修建高速公路

  A.2—3—1—5—4

  B.1—3—5—4—2

  C.5—2—1—4—3

  D.2—1—5—4—3

  【解析】答案:C。根据逻辑顺序,5是所有事件的逻辑起点,开始修建高速公路才会发生其他事件,而3是这些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所以5是事件起点,3是事件的结果,满足的只有C选项,代入C项进一步验证事件的排序满足逻辑顺序。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以上就是针对事件排序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教育建议备考的同学课下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从哪下手解题更快?1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逻辑   假设   题目   排序   事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4350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