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3国考该如何备考?1(2023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指导:“指数”学习?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国考该如何备考?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指导:“指数”学习?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2023国考该如何备考?12、2023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指导:“指数”学习?13、2023国考资格复审要提供哪些…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国考该如何备考?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指导:“指数”学习?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3国考该如何备考?1

2、2023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指导:“指数”学习?1

3、2023国考资格复审要提供哪些材料?资格复审方式有哪些?1

2023国考该如何备考?1

国考难度高于省考,比如国考《行测》120分钟,实行试卷分类考试,省级以上135道题;地市级130道题。而省考大多数省份120题,一些省份100-110题。特别是数学运算、资料分析、逻辑推理题目更难一些。而申论科目,最后一题国考一般要求1000~1200字,而省考一般要求为800-1000字。对于与考生来说跨度不小,而在备考国考的初期,同学们如果对于做题思路、解题方法不是很了解,就会无从下手。所谓方向不对,做题白费。因此建议你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1.有系统性的备考规划,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

很多考生只知道刷往年试题做模拟练习,做了很多卷子,分数却怎么也提不上来。是因为没有详细拆解题型的思考步骤,形成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

比如假言命题,属于测考试逻辑推理部分的一个重难点,在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假言命题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知识点:矛盾命题和逆否命题。考生看教材学习完两个知识点,有个很容易疑惑的地方就是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知识点,如果能迅速的确定解题思路,锁定正确规则,那就会让我们在考试当中如虎添翼。

2.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分析能力

考生做题时常常有种感觉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却总选不对正确的答案,浪费了很多答题时间,但如果掌握一定的技巧那题目就会变得简单。比如逻辑填空,总感觉选项哪一个都对,都有道理。词语的积累固然是一方面,但主要还是对于题干语境的分析不透彻,自己没有认真分析题干。很多时候正面想不出来的点,我们可以反向去思考,从而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3.把握考情趋势,找准重难点

国考试题往往会结合我国近一年或几年内发生的事件进行考查,甚至会是几个月内发生的事件。所以要提前了解历年考情,考情虽会有变化但往往也有延续性,总体趋势不变。只有了解考情才能把握备考方向,知己知彼。考生要从现在开始关注时事政治,避免“临时抱佛脚”,多积累多受益。那2021国考备考行测中时要着重注意涉及哪些题型重点考察?会怎么样涉及?在申论方面,更要知道国考申论中在材料、题型中的规律?都是我们要去了解的重点。

国考虽然看起来很难,让很多人望而止步,那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了以上三种方法,其实国考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如果你觉得很难,说明你还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这个时候只刷题是没有用的,要学会梳理思路,掌握技巧。只有这样做起题来才会事半功倍。

一、紧抓大纲,有的放矢
凡事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公务员考试大纲已经明确的提出了考试的基本知识面,并且分门别类的提出了考察的要素,各考察要素也都作了解释并且告知了相关题型。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就明确要测查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并且很全面的阐述了这一考察要素的含义就是锻炼你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老师认为在复习言语部分的时候考生们就要注意阅读积累,对词语、成语的含义要准确把握,并要结合语境掌握含义的变化。紧抓考试大纲,有目的的复习才能事半功倍,在短时间内较快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练习真题,自我检测
需要真题练习,可以搜上学吧公务员APP去刷题!
人们总是倾向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无意识地规避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复习公务员考试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很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准确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导致盲目复习、重复复习和无效复习,造成了知识体系缺项而不自知。所以在备考公务员考试的前期,一定要找来公务员考试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认认真真的做一遍,找出自己知识体系的短板,查漏补缺,并且在复习过程中紧握真题这一宝库,一切从真题实战出发,经常自我检测,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找出结点、查漏补缺,最终完善知识体系,丰富知识门类,提高应试能力。
三、总结提升,攫取要领
在公务员考试的实际备考过程中,有一个普遍情况就是“时间紧”,很多考生甚至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考公务员,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快速学习、查漏补缺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除了高强度的增加阅读,丰富知识面之外,解决之道就是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比如我们之前总结的七大行测答题技巧。再比如申论考试,很多人说要想考好申论就是背模板,其实这是误入歧途的做法。如果光靠背模板就能考好申论,那公务员考试岂不是真的成了八股考试,成了历史的倒退了。要想考好申论,认真阅读、把握重点、规范答题固然重要,但是学会攫取重点,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

2023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指导:“指数”学习?1

一、指数的应用性定义指数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比较常规的,也就是我们资料分析中考试的重点:

1.简单的说,也就是以上一期值为100,本年该指标具体值为A,上年为B,则本年的指数为

例1:2000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000万元,2001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200万元,那么根据公式2001年的指数为

例2: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那么相当于把2011年的旅游收入的实际值为100,则2023年的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就是105。

2.以初始年的值为100,以后各年该指标具体值为A,初始年为B,则该年的指数为

,这种指数考试中涉及比较少,以了解为主。【股指:深指、沪指、道琼斯指数】

二、指数在行测资料分析中的考点1.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

指数>100:表示相比基值增长了。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北京市2023年的旅游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

指数<100:表示相比基值下降了。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92,这就意味着北京市2023年的旅游收入比2011年减少了。

指数=100:表示相比基值不变。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0,这就意味着北京市2023年的旅游收入与2011年相等。

2.利用指数求倍数

指数÷100: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北京市2023年的旅游收入是2011年的1.12倍。

例:2011年北京市旅游收入值为3572.46亿元,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求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值?

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

①(指数-100)%:表示与上一期相比的增长率

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北京市2023年的旅游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12%。

②例.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增长率最快的是2007年,因为2007年的指数是最大的。

指数越大则增长率越大,也就是增长速度越快。

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

例:给出2010年全国各省会城市房屋价格指数表,表中的都数据都大于100,说明什么?(说明2010年各省会城市的房价都是上涨的)

其中北京房价指数为118,上海房价指数为105,哪个房价增长速度快?(北京)

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多少?(18%-5%=13%,即13个百分点,而118-105=13,可以理解为指数做差读作百分点,本质是在问增长速度的比较)

5.用指数求隔年倍数及隔年增长率

隔年倍数=后几年指数/100之积

隔年增长率=后几年指数/100之积-1

例.

①求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是2009年的多少倍?

②求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长百分之几?

【答案】①1.093×1.104②1.093×1.104-1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考生朋友对指数的概念与常考考点有了较为详细的认识,但要注意的是在我们的考试中更多见的是基期为100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基期也可能为50、1000等等,但是后两种情况在公务员考试中较少出现。不放过任意一个考点的了解与练习是我们在考场高压环境下取得高分的保障,希望大家能够平时注意积累与总结。

2023国考资格复审要提供哪些材料?资格复审方式有哪些?1

、资格复审的方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方式一般有:本人到现场、邮寄、传真等。

现场:部分部门会要求考生在面试前一天或面试当天考试前将材料递交到面试部门进行资格复审。

邮寄:部分部门会要求考生在面试前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的方式将复审资料提交给面试部门进行复审。

传真:部分部门会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将复审资料通过传真的方式提交给面试部门进行资格复审。

二、需要提供的材料

注意:下列所列材料不是每个岗位全部要提供,根据报考的岗位不同,需要提交不同的资料,以报考部门发布的资格复审公告要求为准!

1、表格:报名登记表、报名推荐表(应届毕业生);

2、证件: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外语等级证或成绩单、职业资格证书等;

3、证明:同意报考证明、工作证明、学历学位证明、基层工作经历证明、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证明、离职证明、待业证明等;

4、照片:免冠彩照。

5、 除上述材料外,考生需按照身份类别,提供以下材料:

应届毕业生提供所在学校加盖公章的报名推荐表(国家公务员局专题网站下载,须在备注栏注明培养方式),学校开具的2023年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学校成绩单。在国家规定的择业期内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的考生还应提供本人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声明。

社会在职人员提供所在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现工作单位与报名时填写单位不一致的,还需提供离职证明。

留学回国人员提供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证明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大学生村官”项目人员提供由县级及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证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人员提供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制作,教育部监制的“特岗教师”证书和服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鉴定表;“三支一扶”计划项目人员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人员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

公务员面试资格审查都查什么内容?

1. 资格审查工作由谁负责?

资格审查工作由招录机关负责。报名期间,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集中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资格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者存在不得报考的情形或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机关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2. 报名期间,资格审查的时间有规定吗?

报名期间,招录机关应在报考者报名次日起2日内提出资格审查意见。

3. 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招录机关根据有关公务员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公布的报考资格条件、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审查意见包括“审核通过”、“审核不通过”、“退回补充资料”和“待审核”4种情形。

4. 对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有疑问的,如何咨询?

对《招考简章》中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和其他内容有疑问的,请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招录机关的咨询电话可通过考录专题网站查询。

以下是去年的国考报考条件:

关于报考条件1.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均可以报考。

2. 2023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是否可以报考?

2023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

3. 2024年、202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是否能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4. 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哪些职位?

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其中,2024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和《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于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学位和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学历认证有关事项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查询。

5. 应届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6. 为什么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近年来,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已经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畅通了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的渠道。为此,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不再面向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7. 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采取了哪些倾斜措施?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的决定,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规定,今年继续对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机构职位,单独或者综合采取了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限制、适当调整年龄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同时,从中拿出一定数量的县(区)级及以下机构职位面向本市、县户籍或在本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

8. 《招考简章》中所要求的学历应当如何理解?

《招考简章》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者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如,《招考简章》中要求限本科学历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能以本科学历报考。

9. 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1)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2)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3)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4)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5)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6)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

(7)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10. 哪些情形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在省级及以上机关借调(帮助)工作的经历和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工作之后取得全日制学历的,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11. 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在服务期内有被借调到县级及以上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读全日制研究生等情形的,相关工作(学习)时间是否计入服务年限?

如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在服务期内有被借调到县级及以上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读全日制研究生等情形的,借调(帮助工作)时间和就读时间不计入服务年限。

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在岗服务时间累计不满一个服务期的,不能享受定向招考政策,不得报考定向招考职位。

12. 参加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的人员是否能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参加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13. 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是否可以报考定向招考职位?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规定,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可以报考定向考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职位,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共享定向职位计划。报考定向职位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应于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国防部统一制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证》(或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退出现役证》)和国家承认的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复印件,并由县级及以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加盖公章。

14. 录用人民警察报考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监狱、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报考年龄条件按照公务员报考年龄规定执行。

市(地)级及以下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报考年龄条件为,一般不超过30周岁(即1989年10月以后出生),2023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即1984年10月以后出生)。

报考公安特警的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即1994年10月以后出生)。

司法行政部门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线干警报考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即1989年10月以后出生),2023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及狱医、心理矫正等特殊职位招考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即1984年10月以后出生)。

15. 如果报考者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时符合报考条件,但在招考过程中,被地方机关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如何处理?

报考者在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过程中,被地方机关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应当如实报告情况,并中止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的行为,招录机关不再将其列为面试、体检、考察或者公示人选。

16. 报考资格条件中要求的各项资质(资格)的截止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23年10月。

除2023年应届毕业生一般应在2023年7月底前取得相关学历、学位外,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如政治面貌、学历、学位、相关基层工作经验等)均应在2023年10月前取得。


2023国考该如何备考?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3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指导:“指数”学习?12023国考该如何备考?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报考   指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2620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