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1(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无处不在的氧气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无处不在的氧气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无处不在的氧气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1

2、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无处不在的氧气1

3、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物理学之父——牛顿1

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1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武汉事业单位联考公告预约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课程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交流群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

  法律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构成。小编今天主要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法的要素中的规则要素,一起来看:

  一、含义

  法律规则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组成部分,具备确定性、可预测性、可诉性、合逻辑性等特点。

  二、种类

  (一)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

  1. 授权性规则:以权利为内容的法律规则,或者规定“可为模式”的法律规则。

  2. 义务性规则:以义务为内容的法律规则,它分为两种类型。

  3. 权义复合性规则: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法律授予公权力的规则通常是权义复合性规则。

  ①命令性规则:规定积极义务的规则,或者规定“应为模式”的规则

  ②禁止性规则:规定消极义务的规则,或者规定“勿为模式”的规则

  (二)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所做的划分

  1. 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被明确规定,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

  2. 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是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规定的法律规则。

  3. 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三)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1. 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

  2. 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

  (四)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依据法律规则功能):

  1. 调整性规则: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控制行为。调整性规则调整的行为先于规则本身,比如交通法规,人们的交通行为先于交通法规产生。调整性规则占法律规则的大多数。

  2. 构成性规则:组织人们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规则所指定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于规则本身。比如设定某一机构的规则就属于构成性规则。

  【例题】

  1. (单选题)( )是指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A. 法律概念

  B. 法律规则

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

  C. 法律原则

  D. 法律条文

  【答案】B【解析】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的结构形式: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假定条件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行为模式即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的部分;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部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单选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此类规则属于( )

  A. 权利性规则

  B. 义务性规则

  C. 权利义务复合性规则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B【解析】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按照规则的内容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该法条中的“不得”,即当事人必须履行该项规则,没有变动的余地,属于义务性规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 (单选题)我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医师资格统一考试的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 本条规定属于委任性规则的表达

  B. 本条规定属于确定性规则的表达

  C. 本条规定属于准用性规则的表达

  D. 以上说法均错误

  【答案】A【解析】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其中,委任性规则是指具体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由此可知,题干中的条文属于委任性规则的表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无处不在的氧气1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武汉事业单位联考公告预约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课程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交流群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无处不在的氧气

  说到氧气,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富度最高的元素。同时,氧气是大气组成的一部分,约占空气的21%,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那么,关于氧气,事业单位考试中又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

  一、氧气的产生

  1.光合作用

  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

  2.实验室制氧法

  (1)氯酸钾制取氧气(利用率高)。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不需要加热,环保节能)。

  3.工业制法

  电解制氧法:把水放入电解槽中,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提高水的电解度,然后通入直流电,水就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二、名称由来

  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所以就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这“氧”。

  三、物理性质

  1.分子结构为O?。

  2.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3.氧气最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是臭氧(O?)。

  四、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1.与金属的反应

  (1)与钾的反应,钾的表面变暗。

  (2)与钠的反应,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淡黄色粉末。

  (3)与镁的反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4)与铁的反应,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与非金属的反应

  (1)与氢气的反应,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2)与碳的反应,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与硫的反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转化为臭氧的反应,臭氧电解成为氧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五、获取用途

  1.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

  2.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

  3.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4.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5.其它方面: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六、氧气与人体

  1.缺氧

  缺氧是指因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脑、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2.过度吸氧

  纯氧环境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纯氧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此外,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

  【例题】

  1. (单选题)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C【解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水,不是固体,没有白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浓的白烟,而不是发出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易燃烧。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 (单选题)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A. 铁丝

  B. 木炭

  C. 白磷

  D. 硫粉

  【答案】A【解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是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无处不在的氧气

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物理学之父——牛顿1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武汉事业单位联考公告预约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课程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交流群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物理学之父——牛顿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被誉为“物理学之父”,他在1688年发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在人类探索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

  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所显示出的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这性质称为惯性。所以,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2.相关因素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质量越大,克服惯性做功越大;质量越小,克服惯性做功越小。

  3.注意

  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1.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

  F合=ma。(F是合外力,m是质量,a是加速度)

  

  3.注意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

  (3)F合、m、a对应于同一物体。

  (4)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和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微观原子。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公式:

  F=-F(F表示作用力,F表示反作用力,负号表示反作用力F与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

  3.注意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作用不能相互抵消。

  (3)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为作用点不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能求合力。

  四、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物理学之父——牛顿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公式

  (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量;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3.意义

  (1)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说明了天体运动规律,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

  (3)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牛顿的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例题】

  1. (单选题)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其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很大

  【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合/m,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但速度不一定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B. 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比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大

  C. 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答案】D【解析】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不能相互平衡,也不能相互抵消。二者是同种性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无处不在的氧气1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要素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规则   法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1313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