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公务员考试怎么分数(公务员考试怎么分析材料)

[本站 公务员考试怎么分数♂众所周知,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通过才能进入面试环节。那么,大家知道国家公务员笔试分数怎么算吗?只有弄清楚国家公务员笔试分数计算方式,才能更好地准备自己的复习备考,接下来高顿公考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1、一般岗位这里的一般岗位也就是只考行测和申论…

公务员考试怎么分数

众所周知,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通过才能进入面试环节。那么,大家知道国家公务员笔试分数怎么算吗?只有弄清楚国家公务员笔试分数计算方式,才能更好地准备自己的复习备考,接下来高顿公考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1、一般岗位

这里的一般岗位也就是只考行测申论的岗位。

(1)笔试成绩计算方法

一般岗位只考行测申论,即:笔试成绩=行测+申论

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名单。

(2)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行测+申论)*50%*50%+面试*50%

行测申论的总分是200分,而成绩计算是百分制,所以要先乘50%。

2、特殊岗位

这里的特殊岗位指的是考生除参加公共科目考试外,还要参加专业科目考试的岗位。

(1)笔试成绩计算方法

①8个非通用语职位

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

笔试成绩=行测*25%+申论*25%+外语水平测试*50%

②银监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

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

笔试成绩=行测*25%+申论*25%+专业科目笔试*50%

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

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笔试成绩=行测*40%+申论*30%+专业科目笔试*30%

(2)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综合成绩=笔试*50%+面试*50%

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15%。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的国家公务员笔试分数计算方式的相关内容,大家可进行参考,也可在平时的练习中计算自己的分数,好了解自己的情况。

公务员考试怎么分析材料

【导读】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模块知识点相对简单,无需投入太多的精力不断刷题,只需要在准确理解各种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种技巧方法,保持一定的复习频率即可,那么零基础自学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有什么技巧呢?

公务员考试这类题型一般思路:阅读材料(标记关键词)、阅读题干(识别题型)、定位数据、列出计算式、快速分析或估算。

1、快速阅读是前提

首先用较短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词标注。这样,在之后的答题过程中,就会很容易的定位数据,并避免一些由于细节疏忽所造成的低级错误。

2、识别题型是关键

根据公务员考试题干的提问方式、时间及关键词等信息,迅速确认本题考点,列出计算式。例:提问“2009年…… 的比重是……”,此题必然考察“比重”计算,再分析一下时间,若材料给出的是2010年数据,则必然考察基期比重,根据基期比重公式列式即可。

3、分析估算是核心

一般而言,资料分析的绝大部分题目均可通过估算或者定性分析得到,核心在于熟练掌握各种分析和估算方法,考试中常用的估算包括:截位、直除、特殊分数、放缩、公式等。广大公务员考试考生在备考练习时,需把注意力放在速算技巧的使用上,千万不要硬算或者借助于计算器,这样对于备考毫无意义。

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认真备考,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取得胜利,当然公务员考试其他题型也要重视,比如公务员言语题怎么做等等,加油,你会成功的!

公务员考试怎么分析错题

1. 会做而做错的题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心知肚明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还有明明会又非常简单的题,却是落笔就错;确实会,答案就在嘴边盘旋,却在考场上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有时一走出考场立即就想起来了;有时试卷发下来一看,都不太相信是自己答的,当时在考场上怎么会做成这个样子等等。这类问题是低级错误。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如何消灭“会而做错的题”呢?(1)详细分析错因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那就定义为“审题错误”;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那就定义为“计算错误”;有些错误是在草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漏掉了,那就定义为“抄写错误”;有些错误是字词或字母、符号等写颠倒了,那就定义为“笔误错误”等等。总之,一定要分析的具体、清晰。(2)要定量就是把这次考试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统计每种错误共有几处。各科老师都会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这非常重要。(3)设立目标将定量找出的每一种错误,设定一个经过几次要将其减少到趋近于零的目标值。如“审题错误”,我的目标是七处→五处→三处→零;“计算错误”,我的目标是五处→两处→零等。(4)找出改进方法比如说:“审题错误”是否问题出在着急慌张上或是观察不够准确。为什么着急慌张呢?为什么观察不准确呢?可能是考试方法不当,也可能是心理存在问题或是外界干扰刺激等。对于改进“审题错题”,有一种简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审题,快解题”。再如“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纸用得太乱。在考试时,草纸上的演算不能太乱。乱不乱的分界是当回头查找时,你能否找到看清。总之,你的改进方法针对性强否?实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显否?如能满足这些要求,对你就是好方法。2. 模棱两可的题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或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这类问题是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的不够自如造成的。如何攻克这类问题?1. 找出这些内容要搞清楚它是属于哪章?哪节?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的问题等。2. 搞懂弄通上下功夫首先翻翻书,找到那个知识点,认真读一读,深入思考,细细回味……经过这个过程还搞不懂,就要请教老师了。即使你自认为搞懂了,最好也要请教老师,印证一下你的思路是否清晰?你的分析是否全面?你的解答是否完整等。3. 就是找类型题演练没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是达不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的,当然也不必搞题海战术,这就因人而异了。每做完一道题最好要停下来思考思考,不但要有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化归能力等的训练。这类问题不是一点儿不懂的内容,是不够精通的内容,经过努力,经过考试的验证,必定会被攻克的。3. 不会做的题找不到解题切入点,演算不下去等情况。这类题目往往都是综合压轴题,需要有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提升解题能力,来应对不会的题呢?对于不会的题,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考试的范围肯定是同学们平时学习的范围,那么同学们就要找到自己平时听课过程中,是否漏掉了哪些知识点,或者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那么,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课堂,认真听老师讲课。如果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就多记笔记,多总结知识点。坦率讲,别把初三大考小考成绩看的太重。成绩只是用来反映孩子平时学习状态的。初三的反复演练无非是一次次的检验,成绩起伏很正常。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哦!

标签:成绩   考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002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