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考点 常识考点 常识 计算机 4000 新疆
山东 监管 秒杀 资料分析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最新预测题(9)
发表评论 来源: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编辑:梦想 日期:2016-12-26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4.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多年来,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交流等方面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了新进展。
西部地区经济在大开发的10多年中快速发展,靠的是抓住机遇,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制造业、特色旅游业,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走出了一条与东部沿海地区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从2001年起,贵州省赤水市借助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生态工程建设机遇,以每年10万亩的进度实施人工造竹林工程。到2009年,赤水竹产业产值已由2000年的3亿元跃升到23亿元,拉动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至3600元。
西部多山,依靠独特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林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重庆市忠县利用其气温高、农作物不易受到冻害的特点,大力种植优质晚熟柑橘,赢得了“中国柑橘城”的美誉;四川省洪雅县建成工业原料林基地15万亩、竹业基地12万亩、茶叶基地5万亩;陕西省韩城市突出花椒优势产业……
千百年来,西部地区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导。如今,越来越多的特色优势产业崛起于西部。重要战略资源开发、现代加工制造、科技创新、特色农业及深加工、新能源、旅游等产业已具雏形,产业集群优势逐渐凸显:内蒙古的乳业和羊绒制品、云南的烟草、广西的制糖、新疆的优质棉和果蔬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央坚持把农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现代农业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西部各省(区、市)不断加快了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培育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闻名、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特色农产品,水果产量从2000年的1400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3500万吨,占全国产量比重从25%提高到35%。2008年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茶叶产量42万吨,是10年前的2.3倍,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绿茶34万吨,占全国的37%。
西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到1.84亿千瓦,较2000年增长了73.9%;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迅速,2009年西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829家;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农村户用沼气数量达到1410万户,比2000年增加了976万户,增长了224.9%。
通过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入户等相关项目的实施,命名建设了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农业观测台站以及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试验基地,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同时,集成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农田旱作节水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对促进西部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田节水实用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促进了西部地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草原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到2009年,西部地区已完成草地治理9亿多亩,占草原总面积的15%。
西部各省(区、市)也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不断提高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目前,西部地区共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60家,占全国总数的3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1059个,占全国总数的17.3%,入社农户达300万户。
西部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牧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达到3481元,比2000年增长113.3%。
2.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于2010年3月21日至23日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工作。在银川、吴忠、石嘴山等地,并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激励宁夏61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抢抓发展新机遇、描绘发展新宏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胡锦涛这次考察的一个重点。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宁夏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研发生产的稀有金属材料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用途。胡锦涛仔细观看产品陈列和生产流程,详细了解企业这些年生产经营特别是技术进步情况,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的新成绩感到欣喜。
宁夏林业研究所经过转企改制,把科学研究与成果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现代农林产业方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胡锦涛考察了研究所的种苗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试管苗移栽车间,就依靠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旱植物等问题同科研人员交流讨论,还兴致勃勃地通过显微镜观看经脱毒的葡萄茎尖组织。他表示,希望研究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大国内外优秀人才引入力度,为推动具有西北特色的农林产业发展、为保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发挥应有作用。
3.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这是在中国。
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仍然是在中国。
有些人也许要问,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其实,它们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解决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已变得日益紧迫。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的城乡差距也在拉大。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扩大到3.33:1,城市的人均纯收入要高出农村12000多元。
一部名叫《国情备忘录》的电视纪录片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部纪录片以广阔的视角、形象的手法对我国国情作了深入解读,也生动展现了我国发展不平衡状况,使人们对城乡、区域等方面的发展差距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它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在城乡过大的发展差距下,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城市。这将对农村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它们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仇富心理滋长、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与发展差距过大有很大关系。发展不平衡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会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
4.我国的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任务还很重。显著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收入差距、城市化滞后、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农民市民化缓慢、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方面的矛盾与问题严重阻碍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顺利实施。日益严峻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最大的障碍,我国城乡差距大是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它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这种制度安排造成了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沉淀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等问题。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主要要从农村入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总体状况堪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弱势地位明显,社会稳定面临考验;农业生产的风险加大,弱质特征凸显,产业结构难以优化升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弱化趋势尽显,城乡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着力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好风凭借力,惠农正当时。”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有条件拿出更多财力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因此,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决策时,必须优先向“三农”倾斜。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2010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2009年增加9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相应增加了投入。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犹如“车之两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协调推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有序变为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城乡配套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农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5.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和成都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浦东、北部的天津滨海之后,中国首次在西部地区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两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与重庆一道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开始了一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变革。近年来,成都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城乡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城乡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
蓉城大地的探索实践,可以说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也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稳定全国发展改革大局、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将继续立足职能和西部实际,着力强化农业政策、科技、人才、物质装备和基础设施等支撑条件建设,努力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粮食、棉花、油料、畜牧、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作答要求
(一)给定资料1提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里的“显著成就”具体包括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三)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文字中得到哪些反思。(20分)
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这是在中国。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仍然是在中国。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四)假设你是西部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五)参考给定资料,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3)总字数900~1100字。
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给定资料1提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里的“显著成就”具体包括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农牧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优势特色农业迅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技应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资源保护能力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169字)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首先,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能够促进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其次,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能推动具有西北特色的农林产业发展。最后,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能使农民收入得到显著增加。(146字)
(三)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文字中得到哪些反思。(20分)
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这是在中国。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仍然是在中国。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这段话表现了我国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给我们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第一,与“木桶原理”类似,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取决于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即无论城市发展优势如何明显,农村发展跟不上,将会导致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城乡差距长期过大,将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274字)
(四)假设你是西部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我省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仍然很重。城乡之间较大的发展差距,不仅会使我省经济难以平稳较快发展,还会造成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入城市,形成恶性循环,使城乡差距更加明显。
日益严峻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城乡差距大是“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我省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城乡的“二元结构”,这种制度安排造成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等问题。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主要应从农村入手。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根本立足点,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转移,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372字)
(五)参考给定资料,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3)总字数900~1100字。
【参考例文】
加快农村经济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十多年,纵观整个西部大开发实施过程,国家在政策扶植、资金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使得西部经济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西部各个地区也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使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西部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因此逐步改善,农牧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更加突出,日益严峻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障碍。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城乡差距长期扩大,会使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的生产资料会不断流入城市,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最终加剧城乡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弱势地位较明显,农村经济结构长期难以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缓慢。因此,要缩小城乡差距,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首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原则。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惠农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把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作为重要方法。加快建立鼓励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有效政策机制,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
再次,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作为战略目标。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有序变为市民,从而融入城市社会,实现农村城镇化。
最后,把城乡互动作为关键因素。一方面,要深化土地经营、集体林权等方面的改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从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的各种体制机制,在各种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中国不仅需要蓬勃发展的朝气,也需要协调发展的合力,而在发展上实现城乡“齐步走”就是这个合力。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才能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格局,真正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975字)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16 公考路(www.gk6.cn)
Copyright © 2007-20016 www.gk6.cn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